高飛揚傳播2023年9月家書

親愛的「高飛揚」同路人、代禱勇士:

願你平安!無論是狂風暴雨,或是風和日麗,都經歴主的同在。

記得在七、八年前,「宣道廣播」的年代,我們成立了一個「低加波利」小組,招聚了一群關心國內福音工作的弟兄姊妹,每月恆常聚會,分享代禱。其中一位組員特別對她的家鄉東莞C鎮很有負擔,我們一呼百諾,跟隨她回去探訪服侍。那間位於東莞C鎮的教會,最初是由一位姊妹聽福音廣播信主,跟著帶領家人認識耶穌,透過福音廣播生命得栽培,但因為村裡沒有教會,他們先在家裏開始聚會。姊妹將福音廣播領受的信息記錄下來,在聚會中分享。後來信主的人數增加,就搬到附近的地方開設聚會點,輾轉十年後,成為一間超過100人的教會,更有幾位專職事奉的信徒領袖。

當時,「低加波利」小組的姊妹更願意奉獻自己在C鎮的房子做福音事工,組員滿有異象,熱切期待在那裏開始一些服務,作為福音的據點,在那個房子一起同心祈禱。但是,後來「宣道廣播」經歴轉變,成為「高飛揚傳播」,因辦公室限制,「低加波利」小組完結了,再加上三年疫情,C鎮的福音事工計劃也擱置了。

最近聽到傳來消息:東莞C鎮的教會散了!信徒都流失了。因為帶領該教會的同工捲款貪污,以致教會關門。沒有牧人、羊被分散,教會倒了、弟兄姊妹就留失了。當初「低加波利」姊妹奉獻出來的房子,又被她的親戚霸佔了,無法繼續使用。姊妹心痛在那裡有二萬個人未得救的靈魂,心中悲憤交集,萬分焦急,很想我們回去做一點事。

記得那次我們一行十人探訪C鎮教會,來了近百人聚會,我分享聖經信息,然後再分組交通、探訪。雖然多是一些農村婦孺,都是信心單純,渴望認識主……我腦海中浮現出那一幕幕情境,一張張嗷嗷待哺的臉,心中有著難以言口喻的哀痛。

馬可福音六34-38:耶穌出來,見有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。天已經晚了,門徒進前來說:這是野地、天已經晚了,請叫眾人散開,他們好往四面鄉村去,自己買甚麼吃。耶穌回答說:你們給他們吃罷。…(後來主耶穌施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)

那時,耶穌正在曠野歇一歇,但是當人群從各方各處、如同「羊沒有牧人一般」跑到耶穌那裡,耶穌就「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」。真正的「憐憫」並非在於滿足身體上的需要,更在於心靈裡得著真理的教導,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這些「沒有牧人的羊」的真正需要。天晚了,門徒讓耶穌「請叫眾人散開,叫自己買甚麼吃。」耶穌卻說:「你們給他們吃吧」。

對於這些「沒有牧人的羊」,你有甚麼感受呢?如果耶穌吩咐「你給他們吃吧」。你怎樣回應呢?呼求吧,情詞迫切的呼求神,求祂打發工人出去收割莊稼。求神興起時代的工人,牧養困苦流離的靈魂。

感恩、代禱

  1. 請為國內教會的牧養教導需要切切代禱。面對各樣需要,我們同工團隊努力裝備、隨時候命。求神為我們開通達的道路,並且善用網絡媒體和資源,提供適切的關顧和牧養。
  2. 靈修節目「一起經過」開始新系列,研讀「約翰福音」,求神帶領,賜智慧和信心給製作團隊。每逢周三上午,國內一個婦女查經小組使用這套材料,有美好的領受,求神大大使用。
  3. 今年九月開始,內地宗教條例再度收緊。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、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,使用「低加波利小牧人」和「網絡大使」,建立生命。求神感動更多「高飛揚」的同行者,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,有關詳情,歡迎來電查詢。

 

你的同工

盧容弟(總幹事)

主曆2023年9月

 

高飛揚傳播2023年8月家書

親愛的「高飛揚」同路人、代禱勇士:

主內平安,夏日炎炎,天氣酷熱,祝願家中各人身心靈健康。

七月中開始了大概六星期的學校暑假,家長忙於為孩子安排暑期活動或興趣班,有些青少年報讀課程自我增值。當然,也有不少朋友趁暑假和家人親友出外旅遊,或利用這個暑假安靜、休息,調整自己的身心靈。

有沒有想過為甚麼要放暑假呢?怎樣渡過暑假才有意義呢?其實暑假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「休息」方式。近代學校教育側重於知識傳授,缺乏對體能教育的重視。最早期,暑假讓學生可以利用這段閒暇離開城市,步入叢林,體驗自然,心智和大腦不僅得到充分放鬆,體格鍛煉和社會知識也能相應提高,是對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完善。但如今,很多家長會選擇送孩子上暑假補習班,或者在家努力做作業。這樣一來,暑假失去了大自然與閒暇的滋養,看似增長了智力,卻錯失了健全身心的良機。

教會在暑假也是很忙碌,趁著假期舉辦不同的活動:培靈研經大會、各式營會、暑期聖經班、福音佈道、短宣等等… 讓我們得到屬靈餵養、事工得推展,也是靈命成長的契機。

有沒有聽過「休漁期」?定立「休漁期」是很多國家(例如澳洲、印度、日本、韓國、巴基斯坦及美國等)普遍採用的漁業管理措施,目的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,為魚類提供恢復和繁衍的機會。設立這個措拖,主因是人類對海產需求高,野生海產資源已達捕撈上限。有科學家預測,若不立即採取行動保護海洋魚類資源,海鮮數量會在未來數十年內顯著下跌。為令漁業能持續發展,全球不少國家或地區實施休漁期,讓海域休養生息。

自1999年起,內地已在南海實施休漁期措施,據了解,有關結果令人鼓舞,在實施「休漁期」後,個別品種的漁獲率及平均漁獲大小均有所增加。香港自1999年,亦配合內地政策,每年均設休漁期,在這期間,全面禁止在指定水域以拖網形式捕魚。那麼,休漁期對愛吃魚類、海鮮的香港人,會有什麼影響?是的,家常魚供應減少,但原來休漁期其實是可以吃到罕見魚類品種的好季節。好像西貢附近水域有很多稀有品種,如紅斑、游水鷹鯧,在非休漁期時,因為拖網破壞海床,殺死了這些魚的主要食物,因此這些魚都不會游到香港水域。但在休漁期期間,漁民就能捕獲這些品種。原來,不同時機,可以有不同的體驗。

有時我們走得太遠,以至於忘了為什麼出發。過於勞累忙碌,以至耗盡,也失去很多美好的體驗。我們常常聽到:「你們要休息,要知道我是神!」(詩四十六10) 「be still, then you know I am God.」,另外有一個翻譯:「you shut up, then you know I am God.」–「你把嘴巴閉起來,就知道我是神」。我們用了很多方法去認識神,但卻常常疏忽了「閉咀安靜」這個方法。許多信徒苦苦掙扎,忘記休息,很多時候,不是神沒有與我們同在,沒有引領我們,而是我們自以為是,忽略了認識神的秘訣,就是「休息」、「安靜在祂面前」。

詩篇四十六:1「神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患難不一定是很危險,那些叫人分心、失望、跌倒的事,都可以是患難。進到神的面前,然後休息、安靜、等候,重新認識這位神,重新知道我們跟祂的關係。全球經歴這三年疫情,神正在做恢復的工作。疫情過後,我們的生活、工作,包括教會運作的型態,都會進到另外一個層次,生活返回常軌,但還會跟以前一樣嗎?大部分人都說回不去了,既然回不去,那就要繼續往前走,讓我們認真探索前路!

感恩、代禱事項:

昨天收到小牧人珠海劉姊妹的訊息:

「我使用「一起經過」的「路加福音」在中山聚會點帶領小組,效果是超過我的想像,連我也越來越喜路加福音。分享時她們都有回應,也樂意講出自己的得著和看法,最主要的是懂得按著路加福音的領受來禱告。

週四查經的氣氛也算是好的,大家按著您的提問來找答案,瞌睡問題沒出現了。跟我之前帶領讀經氣氛是很不一樣的,很是感恩。

盧老師:您給我們的信息太寶貴了。我每次自己先看時都得益不淺的,心裡滿了對您們的感恩,當然也感謝上帝的憐憫!」

  1. 靈修節目「一起經過」快要完成默想路加福音,一共約有200集,據知現在每逢周三,在國內中山有一個婦女查經小組使用這套材料,求神大大使用。求帶領新系列,賜智慧和信心給製作團隊。
  2. 感謝神保守帶領我們上海的小牧人,在7月中帶了青少年夏令營,讓青少年可以在營地內共渡五天,有聖經課程、團契互動、戶外探索,身心靈得到建立。求神保守國內的青少年事工,在各樣限制下,仍看見神的恩手,保守信心的成長。
  3. 求神使用高飛揚的廣播節目,幫助一些未能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朋友,可以收聽廣播節目,得到適切的屬靈的餵養。求神使用我們團隊所製作的節目,能夠建立更多生命。

 

你的同工

盧容弟(總幹事)

主曆2023年8月

高飛揚傳播2023年7月家書

親愛的「高飛揚」同路人、代禱勇士:

主內平安,祝願家中各人身心靈健康!

根據中國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年底全國人口(包括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,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)為14.1億人,較 2021 年年末少85 萬人,為近61年來僅見。

儘管中國政府鼓勵民眾「增產報國」,但去年全年出生人口僅956 萬人,比 2021 年的 1,062 萬人少,寫下 1950 年來新低。去年全年死亡人口為1,041 萬人,略有增加。中國政府在去年12月初突然放棄「清零政策」後,新冠病故人數開始激增,2022年病歿人數可能會進一步增加。

中國人口減少會對中國的衛生系統和退休基金造成極大的壓力。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,現在中國公民的平均年齡是78歲,為史上最年長。但是退休金系統成立於1951年,當時中國人平均死亡年齡是45歲,因此它是在大部分人無法存活超過中年的時候設立的。隨著中國的人口老化,以及出生率不斷下降,健康照顧和公共退休金兩方面的費用會對公共支出造成巨大的負擔。

香港同樣面對著人口老化,香港教會會眾也老化了,將會出現兩個問題:一、人力資源,除65歲以上的長者會友外,其他組別的人口將會下跌;二、財力資源,推算香港教會整體奉獻收入及教會對會眾的人均支出,將會下降。有教會研究小組提出一些方案:在事奉人手方面,建議教會精簡事奉人手和架構,鼓勵信徒「持續在靈修、聖經、靈命實踐(包括十一奉獻)上追求長進」;有計劃地推動金齡(50歲以上)事工,提供事奉培訓,鼓勵他們按恩賜事奉。加強對青壯者的佈道和牧養,鼓勵同區的教會各自貢獻所長,分工合作,以減少事工重疊、節省人手和成本。在財務方面,教會要認真教導會眾奉獻的真理,商議如何開源節流,訂立長遠的發展策略等等。在這些方案下,福音機構可以怎樣與教會併肩同行呢?

可惜仍然有些人對長者的迷思,以為六十五歲以上的人,多是住在醫院或老人院、沒有活動能力、貧困、孤獨等。我最近參與一些社區活動,發現許多青壯年的組員視60歲為年邁長者、65歲以上的是接觸不得的老弱群體。在這講求效率的社會,長者似乎跟不上節奏,他們有時都不禁慨嘆:「老了,沒有用處,害苦了別人。」俗語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」道出長者的重要,聖經更指明:「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,也要尊敬老人,又要敬畏你的上帝。我是耶和華。」(利未記19章32節)

長者勞碌一生去貢獻家庭和社會,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」,上一輩的默默付出,理應得到我們的尊敬。屬靈長者的見證更是顯出上帝的美善作為,「你當追想上古之日,思念歷代之年。問你的父親,他必指示你;問你的長者,他必告訴你。」(申命記32章7節)

面對未信長者,要把握他們在世的日子,傳福音給他們。我們可探訪慰問,送上心意以示關心;對於有經濟困難的,可協助尋求支援,盼望長者可以感受上帝的愛。即使老年人或許能夠貢獻的不多,我們仍要尊榮他們,因著他們是按上帝的形象所造,不應因年紀老邁忽略他們。

我們福音廣播一直都在服侍長者,因為他們可能因行動不便,未能恒常參與教會活動;也有一些可能識字不多,未能閱讀聖經或靈修文章,我們製作的「每日箴言」和「一起經過」,讓他們可以恆常聆聽靈修信息,也可以藉著高飛揚的手機程式或網站,聆聽聖經,給他們屬靈的餵養。盼望神使用我們祝福更多長者!

「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,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。」(箴言20章29節)

感恩、代禱事項:

1.為中國政府禱告:求神讓他們有智慧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,改革中國的退休金計畫。為受到退休金危機衝擊的人禱告,求主使他們安穩。尤其是國內許多教會信徒中長者佔多,求主使用即將發生的危機,成為從信靠人轉向信靠信實的天父的轉機。

2.求神帶領香港教會設定方針及發展策略。如何面對青少年流失以及教會的斷層的問題;求神加力給缺乏資源的教會,能夠與福音機構並肩同行,承擔天國的使命。

3.求神使用高飛揚的廣播節目,幫助長者或是未能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朋友,可以收聽廣播節目,得到適切的屬靈的餵養。求神使用我們團隊所製作的節目,在有限的資源下仍堅守異象,能夠建立更多生命。

 

你的同工

盧容弟(總幹事)

主曆2023年7月

 

高飛揚傳播2023年6月家書

親愛的「高飛揚」同路人、代禱勇士:

願你平安!正式踏入炎炎夏日,願主賜你身體健康!六月份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,相比母親節,可能較被忽略。父親的愛不輕易表露出來,日常關心照顧我們飲食起居的多是母親。大多數父親在家中扮演的是嚴肅角色,兒女犯錯時,他總會嚴厲的批評,甚至是教訓責打,而母親看不下去則會過來阻攔。但這並不代表,他對兒女的愛比母親少。

上月25日聽到一段新聞報導,難掩心中的哀慟:「照顧患有腦病愛女近40年的六旬父親,疑因不堪壓力,終於崩潰了。趁妻子洗澡期間,竟然狠心企圖以膠袋笠着愛女頭部令她「窒息」,然後留下遺書離家,數小時後被發現在屋苑會所自縊身亡,女兒則清醒送院治理。據遺書透露,他因為長期照顧女兒,「冇覺好瞓」身體虛弱,決定與愛女共赴黃泉。」

究竟這位父親經歴何等的艱辛,才會走上這絕路呢?照顧患有腦病的女兒近40年了?還要走多久?憑著鬥志,痛苦可以捱過,困難可以跨越,但最怕是對前景失去希望,前路茫茫,完全看不見出路。對於這位父親,40年的病患已經無法康復,前面只有漆黑一片,無望與無助的心情實在難以形容,他還可以抓住些甚麼呢?
你有沒有留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見到「請緊握扶手」的標語,更不斷以廣東話和普通話廣播,呼籲乘客「緊握扶手」,以策安全。驟耳聽來,好像不斷提醒我們要「緊握父手」!是的,緊握父手–正是我們前路茫茫,疲乏無力時的憑藉。人到了盡頭,正正需要不屬於人的東西,來提供出路。盼望當然是出自信心,信心是基於一個可靠的對象。困境中心存盼望,必須仰望天父,緊握父手–祂不但滿有權柄能力,也能夠將人的絕望轉化為生機,祂更是那位大有憐憫,為人間疾苦動情,樂意介入人生命的主。

關顧、代禱

1.國內教會情況:疫情後經濟未復常,內地教會普遍缺乏對理財(金錢運用及管理)的教導,不單是理財,還有工作、營商、男女關係等,都被視為「世俗」的,在教會講壇或小組,欠缺適切的教導,也沒有交流討論。求主差派合適的導師或資源,支援牧者能夠有效教導信徒,幫助他們對管理金錢、工作和家庭有較整全的認識,免得陷在罪中。我們同工團隊也要站在破口中,切切代禱。祈求神為我們開通達的道路,善用網絡媒體和資源,提供適切的關顧和牧養。

2.請繼續為我們「特別群體」的福音事工代禱,這是屬靈爭戰!第一套20課已經順利完成,求神使用,讓更多信徒得著裝備。六月開始一個新系列,求神保守,賜同工預備信息材料、錄音、後期製作及推動等各項的需要。

3. 請為我們的合作夥伴祈禱,幾個福音機構都有人事的變動,資源缺乏。5月25日超級颱風瑪娃(Typhoon Mawar)吹襲環球電台關島發射台,全部天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,估計需二至三週才能修復,現時所有對華廣播均受影響,請切切代禱。求神帶領各福音機構同工在種種困難和挑戰中,仍憑信心仰望,「緊握父手」完成主所交託的使命。

你的同工

盧容弟(總幹事)
主曆2023年6月

2023年5月份家書

親愛的「高飛揚」同路人、代禱勇士,主內平安:

四月中,建道神學院舉辦了第二屆「塑造香港教會前景的會議」,是「復常」後首次大型會議。在香港面對重重困難的時刻,仍然七百多位牧者、信徒領袖、神學生出席,繼續關心香港教會的前景,並且願意努力學習和付出,這是值得感恩的。香港教會面對疫情、經濟、社會氛圍、移民潮等衝擊,有人對教會前景保持「審慎的樂觀」,也有人態度比較悲觀。據調查報告,教會近年各項數字均變化,整體崇拜人數減少15-25%,奉獻金額減少10-20%;教牧同工數目減少5-10%,而移民潮對中產教會和青中年夫婦家庭群組影響較大。而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,可能要一、兩年後才能全面呈現出來。數字下跌當然也影響「質」的下降,而教會和福音機構將會面對「貧富(資源和人手)懸殊」的挑戰,問題較多、各項數字下滑得比較快的群體,情況會較嚴峻。教會前面最直接的衝擊是教牧退休潮、牧者領袖的移民潮,青少年又青黃不接,教會難以策劃前路,真是舉步維艱。

在今次有關教會前景會議中,並沒有同時探討基督教機構的角色和前景,似乎把教會和機構的緊密關係分割了。當堂會和機構面對退休潮、移民潮和經濟不明朗的影響,其實也是大家反省如何合作和互補的機會。當堂會缺乏同工和領袖,若果能夠與機構配搭,協助培訓及裝備信徒,透過機構的網絡去服侍不同的群體,參與本地和外地的宣教等等,既可以減輕同工的壓力,又可以善用並支持機構的事工。當堂會和機構建立密切關係,加強合作,也可以擴張弟兄姊妹的境界,激發事奉的心志。

疫情改變了不少堂會的聚會模式,建立了網絡的系統,更容易創建多元、全面的福音工作。香港教會的前景是嚴峻的,無法準確預測將會如何!但我們深信上帝掌管一切,立志敬虔渡日,實踐大使命,應該珍惜仍然可以公開傳福音、公開聚會,繼續關心社區,成就上帝託付教會和信徒的責任。經歴這些年的衝擊和試煉,香港信徒的靈性狀況在倒退中,對教會和屬靈操練的熱情也漸漸熄滅中。信徒的靈性是值得我們更多關注,特別牧養靈命,裝備事奉真是刻不容緩。請我們一起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求!

為香港教會代禱:

為香港教會和福音機構所面對的衝擊祈禱,求神賜信心和智慧,堅守大使命。讓信徒的信仰生命在不同的範疇中,例如事業、家庭、價值觀等事上都有更新,見證榮耀神。

面對未來,我們需要共謀對策,有社會觸角、針對處境,交流經驗及提出方案,也需要更關心信徒個人的靈性,透過更多福音機構的資源,協助領袖和信徒自養也牧人,在異象和使命中不斷更新。

為「高飛揚」感恩、代禱:

感謝神垂聽禱告,負責工程支援的同工手術後逐漸康復,已經可以重返工作崗位,但仍需做好些復健的運動,求神保守。另一位同工90多歲的年邁父親終於願意決志信主,並獲安排入住護老院,減輕弟兄及母親的壓力,神的恩典多奇妙。也激勵我們更忠心可事奉。

國內同工及信徒因這幾年疫情影響,面對經濟困難,靈命和信心也受考驗。我們善用「低加波里小牧人」的愛心基金支援之外,更求神為我們開通達的道路,善用網絡媒體和資源,提供適切的關顧和牧養。

你的同工

盧容弟(總幹事)
主曆2023年5月